新闻资讯
订购留言 产品图库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限量发行丨山中商会(欧美卷)上市!独家汇编126册稀见拍卖图录逾万件流失海外的中国艺术品档案大公开!预售开启!

来源: 杏彩小九直播 发布时间:2025-04-09 07:48:49

  这个日本商会在晚清民国时期,将亚洲艺术品买卖的版图拓展至全球,其店铺遍布美国与欧洲,成为当时最大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商之一。

  1866年,山中定次郎出生于日本大阪的一个古董商家庭。13岁那年,他进入大阪著名的山中吉兵卫古董店当学徒。23岁时,他入赘山中家,并改名山中定次郎,从此踏上了古董帝国的征程。

  1894年,山中定次郎带着价值5万日元的货品前往美国纽约。在老客人费诺罗萨、毕格罗与莫尔斯的帮助下,他在纽约麦迪逊广场之西开设了一间小店。

  当时,美国还没有日本人经营的亚洲工艺品的店铺,山中商会的店铺引起了美国人的好奇,销售也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好成绩,这让山中定次郎高兴地跳了起来。

  山中商会欧美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山中定次郎凭敏锐洞察与经营策略,逐渐在欧美艺术品市场立足。

  在纽约,山中商会的商铺以精致陈列和丰富藏品吸引藏家。山中定次郎装修店铺,积极联络博物馆、艺术机构及富豪,举办高规格艺术展和拍卖,提升亚洲艺术品的国际影响力。

  在店面陈设上,山中定次郎根据美国的富豪们的喜好,装修为日式风格。1918年五大道680号旗舰店室内陈设。©山中商会档案

  他与诸多美国高端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这中间还包括“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以及弗利尔美术馆的创始人弗利尔等。这些高端客户不仅购买了大量艺术品,还帮助山中商会在欧美市场树立了高端品牌形象。

  此后,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巴黎……一家家分店相继开业,山中商会利用20世纪初欧美经济发展机遇,满足富裕阶层对东方艺术品需求,快速拓展销售网络。山中定次郎凭借鉴赏力和社交网,将中国艺术品推向西方国家,使山中商会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亚洲艺术古董行。

  前排居中山中定次郎,右二 森田太三郎(波士顿店长),后排右一牛洼第二郎(纽约店长),右二林爱作(纽约店员),左三山中繁次郎(波士顿店长)

  山中商会借助万国博览会和东方趣味的兴起,与美国艺廊(American Art Association, 简称AAA,1964年被苏富比收购)等联合举办拍卖会,其中以1913年恭王府和1916年黄兴将军拍卖最为轰动。

  1912年清朝被推翻后,山中定次郎以34万大洋购得恭王府收藏,1913年山中商会于AAA举办拍卖,三天内售出535件藏品,总额达280,435美元,创拍卖纪录。

  黄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他出生于富庶之家,1902年留学日本,接触革命思想。1903年归国后成立华兴会等组织,帮助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后前往美国疗养并筹备革命。

  据黄兴长子黄一鸥回忆,黄兴抵美后卖掉存于东京的古玩字画,筹得两万美元。1916年4月22日,黄兴回日,其美国收藏专拍5月1日举行。不幸的是,半年后黄兴在上海病逝。

  浏览该拍卖图录,此专场共计495件拍品,包括瓷器、玉器、杂项、书画等,可谓门类丰富。古瓷器部分包括甚为常见的万历青花梵文莲瓣盘、康熙青花山水纹花觚、康熙青花人物纹斗笠杯等物。值得一提的是,瓷质的各类文玩杂项颇多,彰显了浓郁的文人气息。该专场以二十余幅中国古代书画收尾。

  山中商会举办拍卖都会相应出版图录,图录均有名称、断代和简短文字说明。1894—1944年间,山中商会在美国、英法举办83场拍卖、76次展览,参与其他展览82次,制作图录逾百册,收录了每次展会中重要的文物信息和图版,这些资料对我们了解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史和近代流转的情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2020年,由山中让监制、金立言编译的《山中商会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简称“日本卷”)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山中商会在日本举办的历届展卖会中的中国艺术品,包括青铜器、石雕造像、陶瓷、玉器、竹木牙角、地毯等各类物品,能清楚地看到中国文物在20世纪前期外流日本的详细情况。“日本卷”现已售罄,并且在二手书网站溢价出售。

  继此,我们现将山中商会欧美分店的资料加以整理,同样把其中的中国艺术品汇集出版,这就是呈现于此的《山中商会欧美分店及美国艺廊等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简称“欧美卷”)。除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山中商会欧美分店所发行的展览及拍卖图录,还包括了美国艺廊(American Art Association, 简称AAA,1964年被苏富比收购)及其他机构所刊印的一系列拍卖图录,共126册,按拍卖与展览的地点及时间先后按顺序排列,重新汇集成8大册。

  本书共收录青铜器、书画、佛教造像、陶瓷、玉器、鼻烟壶、地毯、家具及多种珍稀杂项的艺术品图片约4420幅,记录了10000多件艺术品,每件艺术品均详细记录了流传历史,几无遗珠之憾。山中让在本书序言中讲道:

  近年以来,世界各地的拍卖公司以及博物馆、大学等研究机构经常就艺术品的传承来历等相关情况咨询本社。由于这批资料数量庞大,我们很难对查询事宜做出迅速的答复。

  因此,这记录了10000多件艺术品详情信息的126册图录,为我们查找器物的来历、研究相关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些图录由于当初印量不多,加上时间久远,存世量更是极为稀少。如今,单独一本在旧书网上价格都不菲:

  中国艺术品一直是收藏门类中令人瞩目的焦点,其中许多器物的流传皆与山中商会有关。山中商会见证了清末民国中国文物海外流传,为定价、鉴定、流通提供了参考。这些拍卖图录为收藏家寻找和鉴定流失文物提供了重要线索,一些文物重新出现在艺术品市场时,收藏家能够最终靠对比图录中的信息确认其真实来历和历史价值。

  如清乾隆洋彩透雕夹层玲珑尊,2018年苏富比拍卖以1.49亿落槌。这件乾隆官窑的重器在1905年的山中商会美国图录中惊艳亮相,其艺术价值与流传有序的背景,使其在艺术品市场上备受追捧。

  《山中商会欧美分店及美国艺廊等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不仅是一部艺术品资料集,更是一部辨真伪、鉴传承的宝典。在仿古技术日益高超的今天,书中百年前的记录为断真伪提供了有力佐证。同时,它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艺术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交流意义,促使我们更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

  这些图录详细记录了大量中国文物的名称、断代、简短文字说明及部分照片等信息,是研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们为学者们提供了追踪文物流传轨迹、了解当时文物种类和质量的依据,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

  本书由山中定次郎之嗣裔、现任山中商会社长山中让先生亲自监制,并委托中国陶瓷研究学者金立言博士精心编译。每册图录的前言及藏家介绍附中文翻译,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本书还特别收录了五篇深度研究论文,围绕山中商会历史脉络、清末宫廷陈设老照片解读等主题展开,以中、日、英三种语言呈现,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其中,山中商会现任社长山中让先生、资料管理室室长及艺品馆代表水山晶阳先生详细梳理了山中商会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期间,如何拓展海外业务,开设欧美分店的历史征程;而陶瓷学者金立言博士与独立学者补白君,则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与器物实例,生动而翔实地勾勒出山中商会与美国艺廊(AAA)的发展历史。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山中商会的历史、在美国的拍卖历程和相关史实,为读者揭开了山中商会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这家古董帝国的兴衰历程和背后的故事。